2022年12月30日,在當天上午的2022年高新技術企業證書頒發儀式上,又有67家企業躋身高新技術行列,讓達州高新區高新技術企業的數量增加到81家。如今,在達州高新區這片充滿活力的熱土上,聚集了2700余家企業,坐擁孵化平臺3個,企業技術中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院士(專家)工作站等創新平臺40余個,科技創新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支撐引領作用愈發凸顯。
2022年,達州高新區繼續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科研體系逐步完善、科技企業逐步壯大、科技成果逐步轉化,高“含金量”創新成果不斷涌現,呈現出前所未有的創新發展強勁勢頭。
建設平臺
筑牢園區創新基底
工作人員在操作室動動手指,建筑板材生產線即可自動進行生產,整個生產過程行云流水,一塊板材的制造過程不超過半小時,近年來,整個過程僅僅需要寥寥數人參與……這樣的高度智能化生產線正是達州高新區企業技術中心和院士工作站科研的重點。
據四川達優機械有限公司技術中心和院士工作站研發部門負責人向學問介紹,傳統建材行業流水線龐大,生產環節人員需求較多,同時品控還無法精確保證,如何將建材行業智能化、無人化一直是他們多年來的研發重點,如今他們的技術已經非常成熟。
據悉,企業技術中心和院士工作站落戶達州高新區以來,已累計獲得國家專利50余項,參編起草了兩項國家行業標準,獲達州市科技進步獎1項,并已累計服務全國200余家建筑材料生產企業并開展技術合作。
平臺建設是科技創新的有效載體,對于匯聚創新資源、凝聚創新力量、集聚創新優勢具有重要作用。2022年,達州高新區立足園區主導產業振興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需要,重點支持企業與高等院校和科研單位采取多種合作形式共建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院士專家工作站等各類研發機構。
研發平臺是企業創新發展的重要載體。建立研發平臺的目的,是為了能夠引導科技型企業與科研機構、高等院校合作,不斷深化校地融合、院地融合、所地融合發展,把雄厚的教育科技人才資源優勢,源源不斷地轉化為推動創新創業的巨大能量。
據了解,圍繞園區主導產業創新需求,2022年,達州高新區依托園區重點企業,共計申報各類研發平臺20家。其中,申報院士工作站省級2家,市級4家;企業技術中心省級2家,市級8家;申報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家;申報省級重點實驗室2家待批;國家玄纖維產品質量檢驗中心場地正在裝修,即將完成入駐。
培育企業
激活園區創新主體
“能獲得這個證書,對我們企業既是鼓勵,更是鞭策。我們以此作為開展科研攻關的新動力,繼續腳踏實地貫徹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新理念……”在達州高新區2022年高新技術企業證書頒發儀式上,四川潤物供水系統有限公司技術副總經理肖鋒談起了獲批高新技術企業的感受。
2022年,達州高新區共有66家企業獲得高新技術企業資質,越來越多高新技術企業的背后,少不了達州高新區多年來對于企業科技創新的支持與鼓勵,這一點四川潤物供水系統有限公司深有體會。
在剛入駐達州高新區時,四川潤物供水系統有限公司只是一家不起眼的小微企業,一路向“新”而行。如今,該企業正緊抓高新區玄武巖纖維產業集群全鏈發展機遇,研發玄纖復合材料與水務智能裝備,已擁有3項實用新型專利。
“一路走來,達州高新區管委會給予我們無微不至的關愛,不管是主動幫助我們對接‘中國纖谷’平臺資源,還是在申報科技創新券時的大力支持,這些都給予了我們莫大的幫助?!毙やh說。
四川潤物供水系統有限公司只是達州高新區培育壯大的眾多科技型企業之一,同時,冉冉升起的還有航天拓達、吉埃智能、澤豐鋰能、凱馳環保、盛牧農業、中蓉達、智造智慧科技、斑馬工業設計、同勝綠建、云上互聯、青創全景等眾多科技新星企業。
為激發企業科技創新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培育鍛造更多參與創新的“主力軍”,2022年,達州高新區繼續出臺扶持政策、強化服務保障,為企業厚植創新發展沃土,推動創新主體不斷壯大。
圍繞園區“2+1”產業體系,達州高新區大力開展了創新型企業梯次培育,依托科技企業孵化器以及科技服務企業協助園區企業完善高企申報資料,深入挖掘企業知識產權創造,并派駐專人深入企業指導研發費用歸集,為未來兩年高新技術企業、瞪羚企業申報以及科技型中小企業入庫打好基礎。
為鼓勵引導企業自主創新、轉型發展,達州高新區先后制定出臺了《達州高新區支持科技創新的若干政策措施》《科技創新團隊引進管理辦法》《達州高新區科技創新人才管理辦法》等政策,積極探索建立加大R&D經費投入激勵機制、知識產權獎勵保護機制、高企培育、平臺搭建獎勵機制,全面推廣科技創新券、天府科創貸等,真金白銀支持企業創新發展。
據了解,2022年,達州高新區共申報高新技術企業83家,目前已獲批67家,入庫科技型中小企業195家,將2家企業納入瞪羚企業培育計劃,各級別科技企業儲備整體處于穩中向好的局面。
轉化成果
激活園區創新動能
“由于我們產品的市場認可度越來越高,2022年的訂單量與上年相比穩步增長了不少?!?022年12月30日,在四川航天拓達玄武巖纖維開發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里,工人們正忙碌地生產著玄武巖纖維管道訂單,這些訂單將用于2023年的中心城區地下管網改造。
不久前,四川航天拓達玄武巖纖維開發有限公司又添《非金屬化工設備玄武巖纖維增強塑料管道及管件HG/T6135—2022》和《非金屬化工設備玄武巖纖維增強塑料貯罐》兩項全新行業標準,對于科技成果不斷轉化的航天拓達來說,這次的全新行業標準預示著公司技術研發進入了全新階段。
在達州高新區的積極培育下,航天拓達公司已成為行業內不可小覷的企業,自主研發、生產出了玄武巖纖維復合筋、玄武巖纖維復合管道、玄武巖纖維復合板材等眾多科研產品,每年科技成果轉化獲利超過1600余萬元。
像航天拓達這樣體量較大的企業成果轉化固然相對容易,但對于體量較小的初創企業,科研成果的轉化要難上許多。對此,達州高新區還形成了“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全鏈條孵化服務,打造了科技資源最集聚、創新創業最活躍的孵化載體。
達州高新區科技企業孵化器是達州高新區重點打造的孵化平臺,通過達州高新區整體的資源優勢,構建了企業、科研單位、金融機構等,開放的市場氛圍為入駐企業提供政策引人、服務感人、事業留人的“全方位保姆式”優質服務,2022年4月“達州高新區科技企業孵化器”成功建成國家級孵化器。
“小園區”搭建“大平臺”,培育“小團隊”撬動“大項目”。按照這樣的發展思路,達州高新區形成了政策、技術、人才、資金、服務等要素資源集聚洼地。
圍繞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科技創新高地,達州高新區正聚焦科技成果轉化,致力創新平臺打造。2022年8月,達州高新區新培育的“達州高新眾創空間”成功創建為省級眾創空間,并爭取申報創建國家級眾創空間;“創豐匯-達州市中小企業創新創業公共服務平臺”被確定為省級示范平臺,力爭創建為國家級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四川文理學院大學科技園抓緊建設,擬于2023年申報省級大學科技園。(王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