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2023年1月1日,倒計時還剩5天,肖公廟張家壩大橋段拓寬改造工程即將面向社會車輛部分開放通行,由原來的雙向四車道拓寬至雙向六車道,為達州市“城建故事”再添一筆生動注腳。
一條條道路寬闊整潔,一座座公園串珠成鏈,一個個小區舊貌換新顏……觸摸城市發展建設的脈搏,回看達城成長的軌跡,路網“骨架”快速拓展,產業發展升級壯大,市政功能逐步完善,人居環境不斷優化,一幅記載著非凡城“跡”的壯美畫卷正徐徐拉開帷幕。
宜居宜業幸福達城有溫度
極具特色的工業風外墻令人眼前一亮,醒目規整的停車線里車輛有序擺放,古色古香的環形木亭內三五居民漫步閑談……通川區鳳北街道高家壩社區川鼓大院一改曾經“灰頭土臉”的老舊模樣,搖身一變成為了網紅打卡地和標桿小區。
川鼓大院修建于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由于建成時間早,小區基礎設施陳舊、配套設施不全,停車難、環境差、秩序亂等問題逐漸凸顯,給居民生活帶來了諸多不便。2021年,高家壩社區統籌整合多方資源,從樓棟單元門、路面油化、車位規劃、綠化整治、修建亭子、消除房屋安全隱患、升級小區便民超市等多個方面,對川鼓大院進行改造提升,改頭換面后的大院呈現一片新氣象。
“院壩進行精心打造后的環境大變樣了,居民生活也便利了許多。我把拍攝的照片和視頻發到朋友圈,親朋好友看到后都羨慕不已,現在我們住在這里真的是幸福感滿滿?!碧峒靶^驚艷變身后的居住感受,居民冉小玲臉上滿是幸福的笑容。
人居是最基礎的民生,老舊小區改造更是一項提升民生福祉的重大工程?!鞍凑铡芨谋M改、一區一策’的要求科學編制設計方案,老舊小區改造重點對排水和燃氣老舊管線更新、適老化適兒化改造、無障礙設施建設等市政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進行綜合性改造,力爭‘一次性改到位’。同時在改造過程中,小區充分體現居民意愿,最大限度滿足居民合理需求,讓老百姓住得舒適、住得滿意?!笔凶〗ň肿》勘U峡曝撠熑私榻B,今年以來,各地結合老舊小區改造,同步更新改造供排水管網129.07千米、燃氣管網14.61千米,新增地面普通停車位2241個,增設充電樁639個,既有住宅增設電梯330部。
近年來,達州持續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老舊小區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環境衛生大大改觀,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明顯提升。2022年,全市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468個,占年度目標任務的100%。截至目前,已完工103個。
“現在小區變美了,鄰里的素質也跟著提升,大家都開始自覺愛護環境,講衛生了?!崩吓f改造小區新達水泵廠家屬院居民何永見坦言,如今跟隨小區改造提升的不只是城市的顏值,還有展望幸福生活的居民素質。
建設精細品質達城有亮度
城市之美,美在細節。走進如今的達城,感受到的是活力和生機,城市處處皆是現代化的氣息——一條條寬闊筆直的道路、一幢幢直沖天際的樓宇,現代建筑與蔚藍的天空交相輝映,往來疾馳的車輛、徜徉在公園廣場的休閑人群,構成一幅幅絢爛多彩的油畫,一街一景、一草一木無不在細微之處透露出城市規劃建設的點滴智慧。
近日,達城金蘭路及白塔路空間優化提升工程提前30天向市民展露新顏。新鋪設的花崗石地磚連接原來的街面,沿街門市紛紛露出“額頭”,行道樹住進“小別墅”,不再是曾經的遮天蔽日,整個道路的空間視野豁然開朗?!霸诘缆房臻g優化提升中,充分考慮到各路段的實際情況和人文關懷,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分階段分片區進行優化改造?!笔凶〗ň謭@林科負責人楊騰飛介紹,在萬興路口至永興路口段則充分利用樹池設置休閑座椅,體現城市人文關懷,在永興路口至金蘭小區大門段充分利用路基落差,縱向種植了草皮,提升城市形象的同時,又充分保證了空間綠化率。
像這樣的道路空間優化提升工程,正是我市實施“三微工程”示范項目之一。為進一步提升達州城市品質,加快建設幸福宜居中心,今年10月,我市正式開啟中心城區“微治理、微改造、微更新”工程。
圍繞“讓城市更有溫度”這一目標,緊盯與群眾密切聯系的城市微觀空間,社會高度關注的微觀環境,補齊城市環境治理短板,推動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有效改善城市景觀容貌,大幅提升城市內在品質和市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認同感。
“好久沒來這里,變漂亮了好多哦!”近日,西外人民廣場濕地公園的“新面孔”讓不少市民發出贊嘆。翻新修復后的木質棧道和廊亭泛著幽幽亮色,石階鋪砌,草木蔓發,碧水環繞,這座承載太多達州記憶的公園再一次煥發出生機和活力。
規劃、創新、整合、行動……今年以來,在“三微工程”助力下,一系列的設計構思方案逐漸變成現實。短短兩個多月,855個“三無小區”黨的組織和工作有效覆蓋,664個“三無小區”成立院委會、自管委等自治組織,配齊樓棟長等自治力量,組建“興趣社團”800余個。通過引入物業、兜底管理等方式,105個“三無小區”實現垃圾有人收、樓道有人掃、安全有人管、糾紛有人調。通川區、達川區、達州高新區電線蜘蛛網完成整治,10個老舊小區的弱電“蜘蛛網”整治已完成95%,57個“暖心之家+大本營”基本建成,興隆苑、觀草院、珠市東巷等7個區域“微改造”全面結束,群眾滿意度達99%以上。
穩?;菝裼埠诉_城有力度
冬日的清晨天還沒完全亮,通川區“城頭·汀橋云築”人才公寓項目的值班人員田紅超早早洗漱完畢,戴上安全帽,來到施工現場進行安全檢查。這里正在建設的600套市本級人才公寓是我市首個保障性租賃住房試點示范項目,預計2023年底完工交付。
“主體結構已經完成,室內裝飾包括墻面砌磚、抹灰也已經完工,整體項目已進入房屋裝飾裝修階段?!痹擁椖控撠熑藯钗匿h對項目如期交付信心滿滿。
保障性租賃住房作為我市健全完善住房保障體系,推動全市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重要舉措,自2021年以來,我市利用存量房、存量土地,采取新建、改建、改造、租賃補貼和閑置住房轉變用途等多種方式,有效增加保障性租賃住房供給。
截至今年11月底,全市已開工建設和籌集的保障性租賃住房3162套(間),已竣工、正在出租的保障性租賃住房404套(間)。據悉,到“十四五”末,全市力爭累計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8000套(間),將幫助3萬余新市民、青年人解決住房困難問題。
步步是景,入眼皆畫。城市建設發展改變的不僅是城市的“顏值”,更是市民的“健康指數”。接下來,市住建局將繼續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真心真情為民紓困解“堵”,為全市人民打造更高品質、更高顏值的宜居環境,讓達城人民的幸福感不斷“加碼”,也讓“轉角遇到美”成為達城的靚麗風景。(王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