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雙碳”目標,是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也是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達州市委五屆二次全會審議通過了《以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為引領,加快建設萬達開天然氣鋰鉀綜合利用集聚區的決定》,作為資源大市、產業大市,在落實決策、服務全局中,達州如何抓住機遇、發揮優勢、主動作為?本報記者專訪了市經信局黨組書記、局長張宇科。
記者:市委五屆二次全會通過了《以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為引領,加快建設萬達開天然氣鋰鉀綜合利用集聚區的決定》,市經信局作為工業主管部門,如何落實《決定》精神?
張宇科:2021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達州工業實現加快發展,規上工業企業突破1000戶,規上工業總產值突破2000億元大關。站在新的起點,我們謀劃了“123”的工作思路,即圍繞“一個目標”,堅持“兩條路徑”,構建“三大鏈條”。
圍繞“一個目標”就是要加快建設萬達開天然氣鋰鉀綜合利用集聚區,力爭到2025年天然氣鋰鉀產業營業收入達到1000億元。
堅持“兩條路徑”:第一條是堅持招大引強,積極對接“三類500強”“行業10強”企業,儲備一批、簽約一批、開工一批重點項目,推動贛鋒鋰業退役電池綜合回收利用、正凱集團天然氣制乙二醇、川能投BDO等項目加快建設。第二條是堅持做大做強,落實好重點企業和重點項目領導聯系、秘書幫帶制度,支持川投燃氣二期、玖源公司碳酸二甲酯、甕福達州公司磷石膏綜合利用等項目建設。
構建“三大鏈條”:一是天然氣精細化工鏈條。延伸“天然氣—甲醇—氫氰酸、甲醛—下游精細化學品”產業鏈條,布局發展“天然氣→乙炔→BDO”“天然氣→乙二醇→聚酯”產業。二是鋰鉀產業鏈條。加快鋰鉀綜合開發產業園建設,圍繞“鹵水提鋰→碳酸鋰、氫氧化鋰→磷酸鐵鋰、鈷酸鋰”鏈條,重點發展磷酸鐵鋰電池、錳酸鋰和三元電池產品,謀劃引進新能源汽車項目。三是磷硫化工產業鏈條。以中石化普光分公司、甕福達州公司等企業為平臺,著力突破硫化工發展瓶頸,加快構建磷化工循環經濟產業鏈,推動“硫磺→磷酸→精細磷化工”產業壯鏈發展。
記者:目前,達州天然氣鋰鉀產業發展現狀如何?
張宇科:達州資源豐富,境內已探明可開發利用礦產資源28種,但未充分開發利用,產業化發展嚴重不足。
2021年,全市規上工業總產值2038.6億元,其中天然氣產業總產值264.7億元,占全市規上工業的13%。主要包括三大板塊,一是天然氣開采和銷售。二是“以氣為原料”的精細化工業,已初步形成了天然氣→合成氨→尿素→三聚氰胺;天然氣+高爐煤氣→甲醇→二甲醚;硫磺→磷酸→精細磷化工三大產業鏈條。三是“以氣為燃料”的先進制造業,依托氣量氣價優勢,玄武巖纖維、微玻璃纖維產業快速發展,已建成“百億產業園”和國內首個微玻纖全產業鏈示范園,而鋰鉀尚未實現產業化,在雙碳背景下,天然氣鋰鉀產業發展潛力巨大。
記者:建設萬達開天然氣鋰鉀綜合利用集聚區是將資源優勢轉變為產業優勢,實現工業追趕跨越的重大機遇,市經信局將采取哪些措施推動天然氣鋰鉀產業加快發展?
張宇科:我們將推動產業園區功能布局、承載能力、配套服務、品牌建設等提檔升級,打造好招商引資的主陣地、項目建設的主戰場、吸納就業的主渠道。圍繞重點骨干企業,制定“一企一策”倍增措施,著力幫助企業解決水、電、氣、運、人、錢、地、房等方面困難問題。推進川投燃氣二期、玖源新材料公司碳酸二甲酯、甕福達州公司磷石膏綜合利用等項目加快建設,全力爭取更多的天然氣鋰鉀企業在政策、項目、資金方面獲得國家和省支持,幫助在達企業健康發展、茁壯成長。
另外,延伸鋰鉀(鹽鹵)產業鏈條,加快鋰鉀綜合開發產業園建設,圍繞“鹵水提鉀→氯化鉀、氫氧化鉀→鉀鹽產品”“鹵水提鋰→碳酸鋰、氫氧化鋰→磷酸鐵鋰、鈷酸鋰等”“鹵水提鈉→燒堿、純堿”三大產業鏈及銫銣溴碘硼等綜合利用,加快推進項目建設。并將鋰產業鏈向磷酸鐵鋰電池、錳酸鋰和三元電池等方向延伸,同步謀劃一批新能源汽車項目,從而實現資源的高值化。積極推動“以氣為燃料”的先進制造業加快發展,切實做好天然氣、鋰鉀兩篇文章,為建設萬達開天然氣鋰鉀綜合利用集聚區筑強產業支撐。